目前分類:圖書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 2008 NST Paper

雲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是想跟表哥徐志摩〈再別康橋〉別苗頭嗎?

金:劍橋前任校長到香港籌款時,介紹冊上就印了我表哥這首詩。我覺得這首詩寫得滿好的,他最出名恐怕就這首詩啦!

不過,當年他在國王學院是旁聽,大概一、兩年後就走了。我跟他的態度不同,我非常嚴謹、認真重視這個學校,連到圖書館也抱著尊敬的心去。

我早年求學非常波折,不守規矩,被很多學校退學過。這是我這輩子念書的最後機會,不能再被開除了!

青年金庸(左一)與妹妹查良璇(右一)和同學朱幗英(左二)、沈德緒(右二)攝於西湖畔。這張照片陳列在浙江海寧金庸故居。圖/遠流提供

問:《鹿鼎記》是金庸作品中最接近歷史小說的一部,但你還是定義為非歷史小說?

金:它比較接近歷史了,不過小地方有歪曲。歷史小說跟歷史不同,歷史小說像《三國演義》,只要七分忠實就可以了。

問:看金庸武俠小說長大的人,會以為尼布楚條約是韋小寶訂的。查先生改版時候,不會想盡量忠於史實嗎?

金:《鹿鼎記》沒有改,因為很難改!我歷史學得不深,但我知道根本沒韋小寶這個人啊!台灣考試考尼布楚條約,還有考生就寫韋小寶怎麼樣……(眾笑)。

中國歷史小說的傳統就是亂講,好比初唐蘇定方是武則天手下的大將,他在正史上是很有建設、功勞很大的大將軍,《說唐後傳》的《薛仁貴征東》,卻把他寫成把薛仁貴功勞冒去的奸臣。

問:麥教授覺得,小說把歷史戲劇化,會不會讓人誤解歷史?

麥:不會。我看《鹿鼎記》描寫康熙宮廷的情況,非常有意思,逼近真實,對我的想像力是一種刺激。

 

《鹿鼎記》有一段黃宗羲跟顧炎武的談話。我問我的同事,這麼重要的兩位思想家,對談是不是可能?結果同事說他們是朋友。所以他的歷史背景相當正確。

問:查先生喜歡以帝王當作小說主角,唐代的皇帝你最想當哪位?

金:我想當唐明皇!因為他的妃子楊貴妃是最漂亮的女人,而且他的一生都很快樂。

麥: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武則天,因為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金:可能唐代最好的皇帝是武則天,這點我跟教授意見一樣。她文治武功都好。

麥:而且願意創新。

金:又知人善用。她用了狄仁傑、張柬之都是名臣;但武則天後來用了來俊臣、周興這些酷吏當特務,才搞得不好。

問:你喜歡歷史,為什麼不寫歷史小說?

金:我從小愛看《三國演義》、《水滸傳》。後來寫小說,不懂就鑽進去研究。像寫《射鵰英雄傳》,不研究宋史、元史不行。我寫武俠小說,是因為那時在香港辦報紙,武俠小說人人愛看;武俠可想像,歷史要有根據的。

問:查先生作品拍成很多電影、連續劇,可惜都沒有一部像王度廬的《臥虎藏龍》被李安拍得可以通行國際,會不會想挑一部作品跟李安合作?

金:李安我見過,他導演本事特別好。他要提,我可能會同意,我對他的導演手法很欣賞,但他沒說要拍我的戲啊!

他弟弟李崗想要拍《袁崇煥傳》時曾問過我,我說只有《碧血劍》有版權,袁崇煥是歷史背景,真的歷史故事是沒有版權的。(遠流董事長王榮文:我私下問過李安,他說拍金庸的戲太困難,人物複雜,拍起來壓力會很大。)

問:查先生這幾年曾經好幾次提起,想寫一本淺顯易懂的中國通史?

金:對,將來想。但讀了書,覺得越來越難了,所以一直沒有動筆。

我想從中國的考古發現一路寫下來。尤其對中國遊牧民族南下、南方農業民族北上,兩種生活方式互相調劑的胡漢衝突特別感興趣。

現在上海、北京已有類似的出版,但距離史實太遠。我寫歷史書的話,準備鬧得中國歷史界翻臉啦,一下子全部要攻擊我了。

【2007/02/06 聯合報】


大俠金庸在劍橋校園吃冰淇淋。右為友人王榮文。圖/遠流提供

麥:劍橋的國際學生來自許多個國家,有各種背景,所以手續複雜。當他的老師,我非常榮幸。他的態度熱心,而且用功,所以我很放心。

我們九七年認識。那天他就提到武則天、大理、南詔,很多有意思的題目。

金:我的碩士口試是一月廿五日用視訊會議進行的,我在香港,兩個口試委員在英國。如果通過,今年五月十二日就是畢業典禮;不通過就不用去了。但我是不是通過了,麥老師還不肯講,哈哈。

麥:我跟我的同事通了電子郵件,他說查先生的口試做得非常好。

校外委員會和校內委員會都要獨立評價,我不知道他們分數決定沒有。大概決定了,不過,不願意告訴我(笑)。

金:口試我心裡早就準備好,如果問題答不出來,我就跟他東拉西扯,最好別說「對不起,我不知道」。

我的新理論是: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恐怕不對。正史寫李世民是受攻擊的一方,但應該是他埋伏了,把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殺掉,只是正史上的證據不夠。

最近中國在西安發掘,比對太子所住的東宮和晉見皇帝的路線。若走玄武門,就要向西、再往南,這條路歪歪曲曲,不可能的,為什麼繞遠路呢?

劍橋大學去年才剛過世的唐史專家崔瑞德教授認為唐太宗、高宗時期的歷史可能是史官許敬宗歪曲捏造的。

這是很可能的,當權者可影響史的書寫,就好像有人在探討西安事變的真實性。

問:查先生的論文過不過,麥教授有沒有壓力?你對這篇論文的看法?

麥:是有一點點緊張,但他比我緊張。

他的論文非常好!有幾個主題很重要,對我們了解唐代中央政府與宮廷的作用有很大貢獻,尤其是南方人對初唐朝廷中央政府的影響,是金庸先生的創見。

問:麥教授研究唐史那麼久,覺得唐代是怎樣的時代?

麥:唐代非常有意思,政治系統很開放。老百姓也可以透過「肺石」和「諫鼓」發抒不滿。「肺石」是紅色的大石頭,可以站在上面表達意見,就像現在倫敦海德公園的肥皂箱。

問:麥教授覺得《鹿鼎記》如何?

麥:我非常喜歡,非常活潑精采,把個人的自由看得很重,所以很有意思。我雖然沒看中文版,但曾將金庸先生的詩翻成英語,覺得他的文字非常美。

金:我寫了個對子:「詩聲書聲繾綣書院道;槳音歌音纏綿歎息橋。」麥教授找人將書法作成碑刻,要放在聖約翰學院河畔,「歎息橋」是聖約翰學院出名的橋。

金庸手寫劍橋詞句。記者胡聖堤/攝影

【2007/02/06 聯合報】

 

雲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如筆下的楊過、令狐沖,金庸年少時大膽妄為、仗義執言,中學、大學時兩度被「逐出師門」。沒想到,八旬金庸重披劍橋學袍,卻成為老師麥大維口中「可靠、謙虛、很少遲到早退」的好學生。

在老師眼裡,金大俠彷彿從楊過搖身變成了郭靖。

這兩人的師徒關係有些另類。小了高徒十五歲的麥大維,經常踩著腳踏車,到金庸的劍橋家中授課。一起接受採訪時,金庸好幾次插嘴打斷老師的話頭;麥大維不以為忤,總是微笑傾聽徒弟談笑風生。

金庸眼中,老師麥大維頗有幾分「笑傲江湖」中莫大先生的味道,拘謹中有些莫測高深。不過,「莫大喝了酒還會放縱一下」,而酒量奇佳的麥大維就算三杯黃湯下肚,依然正襟危坐,保持英國紳士的禮貌。

如果對日抗戰晚幾年爆發,現在的金庸或許是個歷史學家。出身浙江海寧世家的他,原本可像表哥徐志摩一樣,十幾歲就到海外名校喝洋墨水。不料戰爭爆發,金庸失去家庭的經濟援助,只能上公費的重慶中央政治學校。

金庸念高中時便曾因寫文章諷刺訓導主任遭開除;到了中央政校,又因看不慣國民黨職業學生,和訓育長爭辯,遭退學。轉到上海東吳法學院念國際法,卻因戰事未拿到文憑。

和金庸相比,麥大維的求學之路可謂順遂。他和孿生哥哥在香港服役的廿三個月期間,對東方產生濃厚興趣。回英後一起進劍橋,用擲錢幣的方式,決定誰修中國史、誰修日本史。最後一個在牛津教日本史、一個在劍橋教中國史。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金庸遭中央政校退學後,到重慶的中央圖書館短暫工作。他像王語嫣一樣遍覽史書古籍、博聞強記,奠下日後寫武俠小說的基礎。

從以乾隆身世之謎為背景的「書劍恩仇錄」開始,金庸在武俠小說融入大量歷史背景,甚至在「碧血劍」中加入「袁崇煥評傳」的歷史論文,讓歷史人物與虛構小說參差對照。就連身為唐史權威的麥大維,也忍不住讚嘆徒弟開啟了他「對歷史的想像」。

曾說最大心願是「做個歷史學者」的金庸,如今心願得償。收起年少的狂傲,規規矩矩地繳報告、做學問。拒絕媒體到劍橋採訪,也不在圖書館、課堂上為粉絲簽名,因為此刻他是「學生查良鏞」。

別期待金庸會做個規矩的歷史學者。他的碩士論文「初唐的王位繼承制度」便以考古發現推敲出「玄武門之變」可能是史官替唐太宗掩飾弒兄罪名所杜撰。金庸說,正史有許多為尊者諱的假史料,他想一一揪出來,「很多歷史學者要罵我了!」

【2007/02/06 聯合報】

雲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劍恩仇錄》中,乾隆送給陳家洛的玉,刻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似也可以用來形容多年之後金庸負笈英國劍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與他的論文指導教授麥大維亦師亦友的情誼。

本名查良鏞的金庸是報人、作家,也是學者。壯盛之年為促銷報紙而寫下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奠定他武林盟主地位。當過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獲頒劍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金庸卻在八十一歲高齡重做學生。這樣的創舉,連他自己都笑稱「可能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

比金庸小十五歲的的麥大維,一直用「金庸先生」稱呼他的老學生。麥大維師承漢學家浦立本、崔瑞德,以隋、唐史研究聞名。金庸選定為唐朝玄武門之變翻案作為論文主題,師徒兩人最欣賞的歷代中國皇帝,都是女皇帝武則天。

重當學生的金庸正等待碩士口試結果,麥大維堅守口風,師生「相對論」,多了點「等放榜」的趣味。

問:查先生前年獲頒劍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為何還想回頭念碩士呢?

金庸(以下簡稱金):因為抗戰時期,我讀了兩個大學也沒畢業;後來浙江大學找我去當院長,我自覺沒有什麼資格,常覺得學歷不夠。

我的個性是,越困難越想做到。我一直仰慕劍橋大學,雖然申請的過程很困難,但一步步都克服了。當然,麥老師幫忙有很大的關係。

問:當初劍橋會頒贈榮譽博士給查先生,是因為校長理查女士看了《鹿鼎記》的英文版?

麥大維(以下簡稱麥):有好幾次她曾經這麼說。但實際上她早就知道金庸先生有很高的聲望。她在提報榮譽學位委員會時看了《鹿鼎記》,覺得是部非常好的小說,而且從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中國大陸湧來許多推薦函,我一一翻成英文給校長。

問:準備進劍橋大學,有很多複雜手續?

金:劍橋的學位委員會要我提論文題目,我提了很多,其中之一是《初唐皇位繼承制度》,因為我一直懷疑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有點不大對頭。這個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問題,西方歷史學家向來著墨不多,所以申請通過了。

緊接著要請指導教授。麥老師我很久以前就認識了,我請求他可不可以讓我當他的學生?他很客氣,說他不敢當、不敢當;我說你唐史的研究,做我老師綽綽有餘了。

劍橋大學招收學生非常嚴格,不但要有出生證明、成績證明,還要證明我有閱讀中國古籍、英文的能力。還需要有財務證明,證明我有能力交學費。

我原先請劍橋大學校友、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幫我出證明,他在香港和亞洲非常出名,但劍橋大學並不清楚他的來頭;後來還動用了英國女王也有往來的庫茲銀行,我請銀行總經理寫了證明信,還寄了一張一年學費的支票。他們馬上退回支票說,我們知道你夠錢交學費了。

【2007/02/06 聯合報】

大師 偶像

 


雲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密何妨水過   山高不礙雲飛


雲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