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資訊 更新日期:2007/04/04 09:36 記者:【陳權欣/新竹報導】

交通大學光復校區內有一座百年古墓,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是屬盧姓家族所有,古墓四周都已經建起一棟棟的教學大樓或宿舍,但盧姓家族始終不願遷移,交大溝通無效而作罷,讓古墓成為該校區的特殊景觀。

文史工作者吳慶杰花了3天時間帶著一批文史工作者,從新竹縣的「祖山」五指山一路尋著龍脈走向,踏勘新竹諸多地理名墓,來到新竹交通大學光復校區內探勘此座歷經百年卻無人能夠撼動的古墓,讓大家開了眼界。

交通大學當年為了這一座古墓的搬遷,曾花過一番心思,最後還是選擇與此墓共存共榮,甚至為此墓改變了部分校園內的建築設計。

交大前總務長林健正回憶說,這座古墓修於1866年,後代還出了幾位名人,包括宜蘭縣第一任民選縣長盧禶祥以及他的孫子盧逸峰,盧逸峰甚至還當了二任的省議員與一屆立法委員。

77年交大光復校區擴校,徵收靠近科學園區附近的一整片土地準備興建校舍,盧姓家族由當時擔任省議員的盧逸峰出面協調,所提出的理由是,該座墳墓是出自名師所點的「燕子入巢穴」,一旦遷墓,恐將影響他們家族的興衰發展。

校方最後做了讓步,保留這塊墓園沒有徵收,還費了一番功夫,幫這塊墓園進行周邊的填土美化,成為交大校園內的一個特殊景觀。


好有趣喔!!  在交大這麼久第一次聽到   改天要找找看!!
姑姑   過兒~~你們在那阿  雲飛要找您 呵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雲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