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by 2007 3/23~5/5 新竹之春 音樂電影節
 
其中有相當多 新竹的藝文活動
有像是電影,音樂...等等  有很多都是免費的
我是剛剛才不經意找到的  總之和大家分享  ^^"
真是汗顏 我這個新竹人 居然不知這活動已經辦第五年了
 
 是個很不錯很有內容的廣播  不只有好聽的音樂  還介紹許多新竹的藝文活動
--------------------------------
新竹之春音樂節熱情歡唱自己的歌
MUZIK 古典樂刊二月號
 
文/陳懿儀
 
每年為期一個月以上的音樂藝術節,累積超過 700
場的音樂會,企業、政府、學校、在地及全國性主流媒體、文建會、文基會空前攜手資源整合,世界前五大指揮家的紐約愛樂音樂總監馬捷爾,旅歐指揮大師呂紹嘉、愛沙尼亞首席指揮家阿雷席夫,加上維也納愛樂 12位管樂獨奏家與 NSO
國家交響樂團聯手演出;還有音樂劇大師安德魯洛依韋伯的經典親子歌劇「約瑟的神奇彩衣」,從國寶級客家吟唱詩人到曾受聯合國邀請演出的泰雅天籟,來自新竹科學園區 104 位新竹 IC 之音電台投資股東的夢想,和兩個號稱「大膽王」的點子
 
我在乎、我能夠、我改變!
普普大師安迪.沃荷曾說:「一旦我在心裡認定我是個獨行俠之際,也正是我得到一群你可稱之為『追隨者』的時候。」這也許是新竹「IC 之音」廣播電台號稱姜大膽(姜雪影?^和王大膽(王瑋),在 5 年前決定舉辦音樂節的最佳註解,當時的員工們看著兩位大膽長官每次談得興高采烈口沫橫飛時,心中的想法不外乎是「好恐怖喔!不要吧!」,旁人的勸退警告聲始終不曾斷過,他們或許不像安迪.沃荷帶有嘲諷意味的成了獨行俠,但兩人當時亦是「一意孤行」,在這之後,追隨者和不斷挹注的力量竟也隨之而來。可以說他們很幸運,也可以說他們很樂觀,「當時底下沒有人有辦過大型活動的經驗,更不要說是音樂節了,但我和王瑋知道我們一定可以做到,因為 I care、I can、I change!我在乎、我能夠、我改變!」台長姜雪影就和他鮮紅的穿著一樣充滿熱情。這句話是「IC 之音」的立台精神,也成為他們這一路上奉行不悖的做事原則。
 
創造台灣「經濟奇蹟」,還要發展「人文奇蹟」「IC 之音」廣播電台當年是由前台積電財務長、現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發起,號召園區科技金融界主管共同成立,擔任台長的姜雪影曾任天下雜誌資深編輯兼召集人,具有豐富的媒體和活動經驗,而副台長王瑋則是對於音樂涉略甚深的資深廣播人,就是這形成
「科技、管理、專業」的組織優勢催生了新竹之春音樂節。「平均家庭年收入全台第 2 高,每 4 人中就有一個大專以上知識分子,工作觸角延伸全球的最大科技族群,也全球華人的科技重鎮。」不甘於只有「科學園區」的封號,這是他們決定要舉辦新竹之春音樂節的動力。
 
出身新竹光耀國際的新竹幫音樂家其實非常多,包括國際指揮家呂紹嘉、徐頌仁,小提琴家林昭亮;聲樂界有薛映東、吳聲吉;作曲界則有吳丁連、錢善華,除此之外,新竹還有舉世知名曾受聯合國邀請的泰雅族桃山國小合唱團、客家吟唱詩人阿淘哥(陳永淘),蟬連十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冠軍的新竹中學合唱團等,這些都印證了新竹除了創造台灣「經濟奇蹟」,還有發展「人文奇蹟」的潛力。
 
2002 年「IC 之音」首創時,他們就率先進駐企業,與竹科人共享企業午餐音樂會,翌年便以更無前例的氣魄,邀集出身新竹的小提琴大師林昭亮、國家交響樂團、台灣樂壇菁英及在地傑出音樂團體正式舉辦新竹之春音樂節;2004
年則以台灣首見的「週末音樂節」,邀請光耀國際的指揮家呂紹嘉返鄉,加上 NSO
國家交響樂團、傅聰領銜的華人鋼琴家「四代同彈」,同時配合國際電影節、愛上新竹文化之旅等活動,充分整合華人世界及在地文化創意資源,企圖使新竹躍升為國際級文化城市。
 
同年 8 月,艾利風災將新竹五峰、尖石的美麗部落變成災區,IC 之音以在地媒體之力,全力推動「尖峰之愛重建計畫」,積極整合企業、政府、主流媒體、公益團體之力募款,而 2005 年就以「春天.復活」為主題,邀請全世界一同見證新竹災後重生的奇蹟,不只要藝術文化,還要善盡社會責任。2006 年除了呂紹嘉三度返鄉,紐約愛樂指揮大師馬捷爾也與 NSO 共同演出;維也納愛樂管樂團也首度造訪新竹演出莫札特膾炙人口的曲目,而在新竹影博館、高鐵六家車站等地標舉行的國際電影節、戶外音樂會、駐校音樂家、愛上新竹之旅……,國際音樂的熱情盛宴與在地藝術文化更深刻地展現了風城之美。
 
我比劉備的三顧茅蘆還多了五次
為了曾宣布峨眉湖水不清,就不再唱歌的客家歌手陳永淘,「我比劉備請諸葛亮的三顧茅蘆還多了 5 次。」姜雪影說她曾親自前往他住的水上屋 8 趟邀請阿淘哥復出演唱。阿淘哥說要在峨眉湖畔演出舞台劇,她就親自監工舞台搭設,「演出小朋友的翅膀找不到,我就趕快去道具店買。」她笑著說這些都還不算是最難的,要把觀眾帶到那麼遠的地方看表演,處女座的姜雪影要求夥伴們必須沿路插好旗幟和指標,「但是在看到湖畔爆滿的觀眾
和他們臉上滿足的笑容時,我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看著姜總的笑容,我不住揣想:翅膀應該戴在她的身上,頭上還配有閃閃發亮的光環。
 
為了讓住在山上部落的泰雅族小朋友順利的練習彩排,她還親自安排交通車和住宿地點,她說當小朋友第一次看到旅館房間時,高興的又叫又跳。面對最困難的贊助募款和公部門的投入與否,姜雪影則說「要對症下藥,然後 I care、I can、I change!」,例如在地成長的新竹商銀對這塊土地的情感深厚;台積電面對原住民小朋友的需要總是不遺餘力,然後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是玩真的」!
 
他們善用自己的媒體IC 之音,各音樂廣播節目主持人無不卯足了勁作功課,先為聽眾來場空中音樂節,包括音樂導聆解說、音樂家們有哪些經歷、擅長什麼樣的音樂風格與表現,甚至是樂評家的看法等等,讓觀眾不必擔心鼓錯掌,就像是一場培訓勇氣與智慧的夏令營,這樣的作法不僅讓音樂節的人數穩定增加,也獲得 IC 之音聽眾的好評,最重要的是大家願意而且有勇氣走進音樂廳了。
 
姜雪影和 IC 之音不是只為好玩,不是只要熱熱鬧鬧的歡慶,他們相信文化需要深耕,而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跟我一樣,單純的認為姜雪影一定生於新竹長於新竹,其實她是再道地不過的台北人,她的熱情從何而來?「我相信台灣人仍保有竹科那種一卡皮箱走遍世界的精神,現在的台灣因為貪污醜聞登上國際版面,但我仍相信我們還是可以擁有足以名揚國際的藝術文化,就像全球科技版圖上不可能漏掉竹科一樣。」
 
熱情歡唱自己的歌今年新竹之春音樂節更將以「熱情歡唱自己的歌」為主題,除了 NSO 國家交響樂團五度造訪新竹,與國際知名演奏家共同詮釋理查.史特勞斯的瑰麗迷離外,還有機會可以親耳聽見泰雅小朋友用力唱出對土地與生命的尊敬熱切;終年雲霧溺溺的石磊部落婦女純粹踏實的歌聲和客家創作歌謠悠悠地吟唱傳統人文的溫潤感動,感受他們對音樂天生的感受力和表現形式,就在音樂工作者和樂迷間分享著古典音樂逐步衰退的焦慮時,新竹之春音樂節早就開始為我們發掘和保存台灣豐富、獨樹一格的音樂文化,讓這些珍貴的資產有了新的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雲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