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其瑋/DigiTimes.com)新開發出來的產品和初步設計好的盒子放在桌上,協理經過,突然冒出了一句話:這個盒子會不會太空了?呃∼∼會嗎?協理走了,留下錯愕不解的Monica。太空了嗎?不是才說過,要走極簡設計?
錯愕的感受跑了,下一個念頭浮現:又來了!

Monica在一家近年努力打品牌的廠商做行銷,從小唸美術班長大,初進這家公司面試時,主管說公司要從OEM轉型到品牌,理念是什麼什麼,似乎有很遠大的目標,而且最需要像她這種有美感又懂廣告的人才。Monica認為在這家公司應該能夠有所發揮,遂欣然接受這個工作機會。

不過來到這家公司一年多了,Monica覺得怎麼不斷在跟這些資深OEM人士拉扯,每次上過品牌行銷相關課程或開過這方面的會議之後,資深OEM人士似乎觀念轉過來了,能夠注意起外型、美感,但過不了幾天又開始大談規格

協理的意思她很清楚,這麼白,怎麼不show出規格重點解釋呢?我們的規格這麼讚,花了這麼多功夫。協理不說出來她也知道,因為同樣的說法,在這一年中她已經聽過十次以上。

沒有為什麼,極簡設計是公司設計理念的既定策略,而太多的規格說明放在盒子上,不僅把所有的設計美感破壞掉了,而且根本就沒有必要。規格有這麼重要嗎?請問來買這種消費性產品的消費者,容易被包裝盒設計傳達出來的視覺感受所吸引,還是會被一個盒子上大大的規格說明所吸引呢?

必須承認,一定會有消費者樂於逐一比較規格,不過這種產品的規格明明就差不了多少,這樣的消費者一定是少數;再者,盒子上列了規格,就分散了觀賞者的注意力,誰還會意識到我們在傳遞什麼品牌設計形象?

另一方面,消費性產品又不是資訊產品,大家愛比效能,消費性產品什麼最重要?當然是讓人喜歡!一個盒子上列了一堆規格放在陳列架上,依她自己的經驗是,鮮少多看一眼。

在廣告業就有這樣的經驗,好比一個食品,15秒之內的廣告,廣告主常不斷提醒,成份是什麼,成份的來源是什麼,什麼成份測試的結果是什麼數據,最好把這些內容在15秒內表達完畢;如果不這麼做,要花許多唇舌去和廣告主溝通,廣告主又深怕任何他覺得重要的點沒被列進去。

不過,創意人是不會這樣做的,好比一個NIKE運動鞋的廣告片,不會在其中大談氣墊是什麼組成,經過多少開發的過程,而是一個幾十秒的短短故事,最後打出主要形象訴求點,就是:Just do it!

相信看過廣告的人,即使只看過一次,也不會忘記這三個字。但若像上述食品廣告,若依廣告主要求的來製作,說了一堆內容,看過的人,即使看了20次,也不會記得該食品的特性或者到底是什麼廣告。

要傳達品牌形象還是傳達組成成份?我們是要賣產品還是賣規格?

韓國三星電子現在是全球近年品牌價值成長最快的公司,他們當年決定從OEM轉到品牌路線時,不僅養了數百位並且數字持續增加的頂尖設計團隊,並且也願意投注極長的時間來打品牌,即使看不到立即的投資報酬也決定重金贊助奧運,每年要做什麼事情都有長期規劃,甚至願意將原本不合乎品牌形象的舊產品放棄不賣。

然而台灣科技公司始終處在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理狀態,成本投資下去又不敢投資太多,時間投資下去又不知該不該繼續,往往2~3年看不到成效就放棄了;品牌形象深植人心豈可能在一朝一夕?

資深OEM人士做事極為講求效率,在客戶的壓力下,長期著重QA,不能有誤,規格是最重要的;現在要把他們拉出來,讓他們接受質感、包裝為重,而把規格「藏」起來,對他們來說,真的很困難吧!

有一次,會議室桌上不知是誰的手機忘了拿走,Monica進去開會時看到,很直覺的拿拿看,感受它的輕巧度和色澤、弧度、比例,幾乎是同時,工程師同事說:這個手機很好用,它的電池壽命是多久,鈴聲如何,把什麼規格設計進去,某一種規格的傳輸速率是多少,可以用來幹嘛,另外一種又是多少;隨後得意地跟Monica說,他幫女朋友選了一支。

哦,是嗎?但我覺得它太重,比例也不好看,最重要的,這是什麼牌子?沒有聽過。Monica心裡暗想,幸好我不是你的女朋友。

她繼而唸著,大哥,你以為有多少消費者是規格優先的嗎?這些設計進去的東西不知道多久才會用到一次,或許要用還要學,如果是我,我是不會去學的;沒品牌、沒有質感的設計,很難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地∼不過她只小聲唸著,或許過些年,資深OEM人士腦筋轉過來一點之後,可以講得大聲一點,並且得到認同--希望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雲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