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beat around the bush    拐彎末腳/旁敲側擊
 
 
2.
文法結構當然能夠理解句子,我想你現在碰到的問題顯然不是句子的文法問題,
而可能是如另一位網友所言,是文化意涵的問題。
我最近碰到一個有點類似的情況,是翻譯小說,
作者用了相當多的idioms,讓小說讀來非常鮮明又有節奏,
但是我卻苦於沒有那麼多的類近中文辭句可以用上,
能用中文的成語嗎?不太好,因為小說人物講得非常口語,
大多數的中文成語一出口,多少就帶點文藝氣息。
中文裡口語用詞不是沒有,但是就是不如英語來得多元豐富,
此時我只有捨棄原文的鮮明意象,先翻出意思的部分了。

其實翻譯時會遇到的狀況很多,句子懂了意思不懂也還有很多可能,
例如其中有隱喻,或是有些用詞有其文化特殊性等等。

至於文法究竟對翻譯有多少幫助?
其實這個議題在板上斷斷續續一直有人提出,我有同意也有不甚同意之處。
坦白說,我個人的語言學習經驗有點慘烈,
中學時代的文法始終有一搭沒一搭的沒個系統,直到大學時代進了英文系,
開始聽說讀寫全面的學習,文法才在我腦中漸漸明晰。
日後有幸出國求學,隨著閱讀經驗累積,也才感受到文法的好處。
但這些進步,都遠不如這些年開始接觸翻譯之後的大步前進,
我的意思是,我的文法是在開始做翻譯後,才越來越「強」,
甚至能夠分析這個句子的某部分在句子中是什麼功能,
這在以前對我來說根本是天方夜譚。
但是,為什麼會如此?
我個人的經驗是,當翻譯翻到卡住無法處理時,
文法的關係常常給我更清楚的指引,
例如一個長句子,裡面有很多子句,一個修飾一個,
這時候如果弄清是哪個修飾哪個,就比較知道要怎麼去拆句子,
翻譯出來的文字才會比較像中文,畢竟這是中英文很大的不同,
英文一個句子五行司空見慣,中文幾乎不可能如此。

也不要認為說,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就不太在意文法,
我翻譯過程中有時碰到難解問題,寫信給美國的老師請教,
這位老師教寫作超過二十年,有時她若認為我的問題與文法有關,
也會於信中先將文法解釋一次(雖然通常我的問題不在文法上),
再告訴我意思應該是如何如何。

我想強調的是,在翻譯的道路上,我個人的經驗是,
文法和語感都是相當重要的,不可能有所偏廢,
而且即使是努力兩者兼顧,身為譯者都難免出錯,
因此還是要再說一次,在語言的瀚海之中,唯有謙虛再謙虛。

一點淺見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摘自PTT   kya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雲飛 的頭像
    雲飛

    雲彩飛舞

    雲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